在COP28会议正就淘汰化石燃料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之际,美国石油生产商却正准备加大石油产量——这不仅将使得沙特等中东产油国更难以提振价格,也会对全球降低碳排放带来更大挑战。

不少专家预计,美国增产的趋势也可能令欧佩克+放弃减产,再度打起油市的市场份额争夺战。在国际油价近期疲软之际,这一风险可能令油价的前景更加岌岌可危。


美国明年产油量将创新高?

能源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的分析师预计,美国明年的原油平均日产量将达到1330万桶,刷新历史新高纪录。这一数据不仅高于2023年的平均日产量1300万桶,也高于今年9月份创下的日产1320万桶的历史纪录。

近日,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都宣布,将增加2024年的资本支出预算,并向美国二叠纪盆地投入了更多资金,用于开采页岩油。

同时,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今年还宣布了多起大型合并,收购了多家顶级页岩油生产商。

Rapidan石油分析师Hunter Kornfeind表示:“二叠纪盆地不仅将成为今年的增长引擎,而且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增长引擎。”

不过,分析师也提到,与之前的周期相比,美国石油公司目前的增产幅度并不高:过去美国石油公司会将大约100%的现金再投资到资本支出中,以开采更多的石油;而现在,他们花的钱大约是他们所持现金的40%到50%。

这反映出美国石油公司的优先事项发生了变化——它们更加关注通过回购和派息实现的股东回报。



沙特可能也将放弃减产?

在美国石油供应创纪录的同时,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欧佩克+国家正在努力减产,以努力提振油价。

但是,一些专家警告,美国的石油增产趋势可能会迫使沙特改变路线,重演2014年的“石油战”。

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9月,为将美国页岩油挤出市场,沙特曾带领欧佩克采取增产打压价格的策略,使得国际油价从75.8美元一度下跌至最低30.3美元,跌幅60%。但最终,沙特并没能从这场“石油战”中获胜,未能使美国页岩油退出市场。

商业商品基金(Merchant Commodity Fund)首席投资官Doug King表示:“欧佩克目前的(减产)战略看起来很脆弱”,更“合理的计划”将包括释放大量供应来再次压低价格。

资深行业分析师Paul Sankey也在日前表示,沙特可能很快会对美国发动石油“市场份额战”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沙特可能会在2024年上半年转而增产,并向市场释放大量供应。

不过,Rapidan Energy总裁麦克纳利(Bob McNally)对此并不认同:“目前,我们预计OPEC+不会将大量原油投入市场,从而扼杀美国页岩油的增长…欧佩克+的部长们仍然乐观地认为,供需基本面将比许多交易员预期的更加平衡,这有助于支撑价格。”

麦克纳利表示,与此同时,从长远来看,美国页岩油产量并不是欧佩克面临的主要风险。

他认为:“欧佩克更担心的是供应投资不足,而不是页岩油过多…值得注意的是,欧佩克并不认同IEA所说的‘需求已达到顶峰’的观点,因此他们认为页岩油产量增长的威胁较小。”


供需格局发生变化

伴随着全球低碳转型进程的加速,非化石能源对原油的替代效应正在显现,石油需求增速明显放缓。不久前,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公开表示,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与燃油车持平。这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早了近5年。

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郭海涛指出,随着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推进,电力对石油的替代效应日益明显,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,对燃油车的替代作用正在显现,美国的家庭取暖用油也在逐步被天然气替代。与此同时,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全球经济增长乏力,国际原油需求面临较大压力,一方面欧美纷纷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以遏制高企的通货膨胀,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总体呈现疫后的复苏态势,但增长水平仍然处在相对低位。

欧美国家的石油需求2005年前后已经达到峰值,对于中国的石油需求达峰预测时间,普遍认为在2025年-2030年之间,目前业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距离2025年更近。

对于2024年的原油走势,王利宁坦言,如果原油的供给侧上没有大的调整,2024年原油的需求增量与今年相比将出现进一步放缓的态势,国际油价可能会在目前的水平上波动,甚至有可能会下行,明年油价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,比如巴以冲突是否外溢,美国对俄罗斯和伊朗制裁是否升级等因素,整体看明年原油市场上涨的动能不足。

“鉴于国内成品油市场保持供需宽松态势,当前国际油价的变化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影响较小。明年我国会有一批新的炼油产能投产,原油的进口量有可能还会小幅增加,但国内持续增储上产,外采率有望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。从长期看,在低碳转型背景下,传统油气公司将加速开辟新赛道,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转型。”王利宁表示。

郭海涛认为,当前国际油价处在80美元/桶左右徘徊,对国内油气产业增储上产有利,能激励油气企业加大上产的力度,但由于我国原油进口量大、消费量大,较高水平的油价客观上会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成本,不利于经济恢复进程。与此同时,石油企业也在积极应对油气行业的变化,比如采取ccus、油转化工,以及发展天然气、新能源等多种方式应对即将到来的石油达峰。